【守護者觀點】 愛其實很簡單
♥仁愛啟智中心主任 洪美玲
天主教以「尊重」、正視人生的態度,提升生命的素質,並以「愛」的精神關懷社會,我們秉持「愛主愛人」、「尊重生命」、「誠信專業」的價值觀,提供優質的服務。
「愛」與「尊重」是我們服務的體現,如何將其落實於生活中? 聖女小德蘭說:「愛要以行為來證明。所以,我該如何證明我的愛呢?我不會做什麼大事業,我能對耶穌做的只是遍撒小花,而每一朵花都是為愛情所做的犧牲、注視與簡單的話語;都是為愛所做的小小行為。」
在仁啟的家園內,所有工作人員秉持這樣的理念,接受每一位弱小的弟兄姊妹,落實在細微的日常生活服務,跟著他們的腳步、聽取他們的聲音並同理他們的情緒,服務對象就在這環境中逐一成長與改變。
服務對象嚴重的情緒行為問題,干擾其生活作息、人際關係及各項學習,工作人員需耗費時間與精力與其長期抗戰,因此行為處理每每考驗教保人員智慧與耐心。近期教保人員與專業團隊運用正向行為處理技巧,成功處理服務對象焦慮、攻擊、搶食、夜間不眠及吐口水等行為問題,經觀察其行為功能為身體感覺統合障礙及想獲得關愛,因此滿足他感覺需求、教導溝通、社交及休閒技巧,建立結構作息及空間和藥物調整等策略。
除了運用行為處理技巧外,當服務對象返回家園時,支持者一句「 I love you」並投以熱烈的擁抱、耐心的陪伴活動、溫柔的協助生活自理、摸摸頭、拍拍肩或讚美的話語,都能讓服務對象笑顏逐開。
當看到教保員對服務對象的態度從「提防」到沒有「心防」且不斷讚賞他們時,我赫然發現,在服務對象身上使用的所有技巧只是輔助的工具,重要的是工作人員由「心動」轉為「靈動」,因「愛」產生的內在質變,便能讓家園的住宿服務充滿歡樂與陽光。
相信只要將「尊重」落實生活中,陪伴服務對象時都能「用心」、「細心」、「關心」,並隨時展現工作人員的「觀察力」和「耐力」,便能使他們感受包容與愛。原來「愛」只要「三心二力」,原來…「愛」真的很簡單。
(圖一)「愛」只要用心的陪伴(教保員與服務對象一起處理文書)!
(圖二)「愛」只要生活細節的支持(教保員協助服務對象剪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