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我的孩子都不說話怎麼辦?」、「我的孩子常常會倒地哭泣我要怎麼做?」、「我擔心我沒辦法成為好父母」、「我的孩子好像發展比較慢該怎麼辦?」這些問題,相信是許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同時,這些問題也常伴隨著焦慮、不安等情緒。為了協助家長解決育兒困難並穩定家庭,仁愛基金會自112年11月起承接了「新竹市東區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期盼能幫助家長安心養育幼兒。
「新竹市東區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的主要服務對象是0至6歲的學前幼兒及其家庭。當家長遇到幼兒健康、發展或教養上的問題時,專業人員(包含早療老師和社工)會介入服務。他們深入了解家長在教養上的困難,評估幼兒的發展能力,並根據需求媒合其他專業人員(如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等)提供諮詢。服務過程中,專業人員與家長共同制定專屬的教養策略。如果發現家庭或個人有其他需求,也會協助連結相關的社會福利資源,例如經濟補助和心理支持。
以3歲的小女孩可可為例。可可擁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但初次見面時發現她的行為似乎與同齡孩子有所不同。她不主動與人互動,幾乎不發出聲音,且在做任何事情前都會觀察大人的反應,彷彿在尋求許可。深入了解後得知,可可因家庭經歷了一場重大變故,這對她的心理及生理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早療服務的協助下,可可進步迅速。從一開始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到後來在早療老師的耐心引導下,逐漸變得勇敢嘗試新事物,並能主動使用語言表達喜怒哀樂,越來越展現出孩子的天性。而可可的主要照顧者在早療老師的協助下,學會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可可,幫助她提升整體發展能力。
為了讓新竹市東區的社區民眾更了解社區療育服務,113年度將在東區多個地點(如親子館、學校及市民活動中心)舉辦多場親子活動及宣導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也會主動發掘疑似個案。例如,2歲的巧巧在一次親子活動中不願意離開媽媽的懷抱。早療老師透過觀察與媽媽的交談,發現巧巧的認知及語言發展正常,但卻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及情緒問題。這讓媽媽在養育巧巧時感到挫折,甚至影響自己的情緒。在社區療育服務的介入下,媽媽逐漸了解巧巧的內心需求,學會如何冷靜應對巧巧的情緒爆發,並成功引導她的情緒,最終找回自己的育兒自信。
養育孩子是一條充滿挑戰但同時充滿愛與成長的旅程。透過社區療育服務,家長不再需要單打獨鬥,而是能獲得專業支持與資源,與孩子共同迎接每個成長階段,為孩子打造一個穩定、安心的成長環境。
圖一:透過語言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共同評估孩子的發展能力,家長在旁邊了解評估結果
圖二:辦理社區宣導活動,同步篩檢兒童發展能力
圖三:辦理親子DIY活動,並宣導社區療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