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童年啟程,愛的傳承-在仁愛啟智中心的感動點滴
仁愛啟智中心
2025-02-17
作者:顏溱 教保員
憶起童年時光,每當放學或是假日,我總會跟著母親來到她的工作場所。那裡充滿溫暖的氣息與純真的笑容,而我也樂於當個小小志工,幫助年幼的服務對象準備餐點,或耐心地陪伴他們用餐。這段與身心障礙者相處的經歷,悄悄地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讓我對這份工作產生深厚的情感。
多年來,我漸漸明白,這份職業不僅僅是提供照顧,而是一段充滿愛與陪伴的旅程。當我來到仁愛啟智中心時,內心既滿懷期待,又帶著些許不安。還記得去年踏入中心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滿未知與好奇。大學時期,我主修長期照護,對於「照顧」並不陌生,但很快便發現,教保員的角色遠不只是生活照顧,而是一種更深層的陪伴。這份工作需要極大的耐心、愛心與細膩的觀察力,因為每位服務對象的需求都不同,只有真正走進他們的世界,才能建立信任與連結。
在這三個多月的日子裡,我每天都能感受到這裡獨特的溫度與活力。每一位服務對象都有獨特的個性,有些天真爛漫,有些活潑好動,還有些則需要更多的陪伴與鼓勵。他們的笑容、眼神,甚至是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我倍感欣慰與成就感。這份工作讓我學會用心去觀察、用愛去回應,珍惜與他們共度的點滴時光。
服務對象或許在語言表達上有困難,情感流露也不如一般人來得直接,但那純粹的眼神與無聲的微笑,卻是最真摯的回應。每當我耐心地陪伴他們,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並適時給予安撫與鼓勵,我才真正明白,這份工作不僅僅是照顧,更是一種心靈上的陪伴。他們的需求不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情感的連結與精神上的支持。這樣的領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個與他們相處的瞬間,這也是我在這份工作中最深刻的收穫。
這份工作讓我學會在細節中發現美好,也讓我明白,如何透過溫暖的語言與細膩的肢體動作,讓服務對象感受到安全與信任。最令我感動的時刻,莫過於當他們願意敞開心扉,展現最真誠的笑容,或在日常生活中邁出新的進步時。這些微小卻珍貴的瞬間,都是對我努力最好的回饋。
我深刻體會到:「愛不是施予,而是陪伴;不是改變,而是接納。」未來,我期許自己能夠持續學習,不斷精進專業能力,也希望在這條道路上,為服務對象帶來更多溫暖與力量,陪伴他們走向更美好的每一天。

圖1:家庭會議上作者(右二)自我介紹讓服務對象們認識

圖2:作者(後)協助服務對象小馨(前)完成身體伸展
憶起童年時光,每當放學或是假日,我總會跟著母親來到她的工作場所。那裡充滿溫暖的氣息與純真的笑容,而我也樂於當個小小志工,幫助年幼的服務對象準備餐點,或耐心地陪伴他們用餐。這段與身心障礙者相處的經歷,悄悄地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讓我對這份工作產生深厚的情感。
多年來,我漸漸明白,這份職業不僅僅是提供照顧,而是一段充滿愛與陪伴的旅程。當我來到仁愛啟智中心時,內心既滿懷期待,又帶著些許不安。還記得去年踏入中心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滿未知與好奇。大學時期,我主修長期照護,對於「照顧」並不陌生,但很快便發現,教保員的角色遠不只是生活照顧,而是一種更深層的陪伴。這份工作需要極大的耐心、愛心與細膩的觀察力,因為每位服務對象的需求都不同,只有真正走進他們的世界,才能建立信任與連結。
在這三個多月的日子裡,我每天都能感受到這裡獨特的溫度與活力。每一位服務對象都有獨特的個性,有些天真爛漫,有些活潑好動,還有些則需要更多的陪伴與鼓勵。他們的笑容、眼神,甚至是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我倍感欣慰與成就感。這份工作讓我學會用心去觀察、用愛去回應,珍惜與他們共度的點滴時光。
服務對象或許在語言表達上有困難,情感流露也不如一般人來得直接,但那純粹的眼神與無聲的微笑,卻是最真摯的回應。每當我耐心地陪伴他們,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並適時給予安撫與鼓勵,我才真正明白,這份工作不僅僅是照顧,更是一種心靈上的陪伴。他們的需求不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情感的連結與精神上的支持。這樣的領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個與他們相處的瞬間,這也是我在這份工作中最深刻的收穫。
這份工作讓我學會在細節中發現美好,也讓我明白,如何透過溫暖的語言與細膩的肢體動作,讓服務對象感受到安全與信任。最令我感動的時刻,莫過於當他們願意敞開心扉,展現最真誠的笑容,或在日常生活中邁出新的進步時。這些微小卻珍貴的瞬間,都是對我努力最好的回饋。
我深刻體會到:「愛不是施予,而是陪伴;不是改變,而是接納。」未來,我期許自己能夠持續學習,不斷精進專業能力,也希望在這條道路上,為服務對象帶來更多溫暖與力量,陪伴他們走向更美好的每一天。

圖1:家庭會議上作者(右二)自我介紹讓服務對象們認識

圖2:作者(後)協助服務對象小馨(前)完成身體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