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家常說:「馬路如虎口,千萬不要羊入虎口;遵守交通規則,就是珍惜生命;交通安全,人人有責。」
在紫羅蘭坊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深知本班服務對象多為智能重度服務對象,理解能力有限,多數人需仰賴教保員的肢體協助才能參與日常活動。為了幫助他們學習並內化基本交通安全知識,我們除了播放宣導影片,也特別設計了自製教具——如紅綠燈、行人號誌、斑馬線等模型,在教室內打造模擬的過馬路場景,讓學生在熟悉、穩定的環境中進行練習。
活動初期,即便在影片講解後進行提問,如「什麼燈號可以過馬路?過馬路時要注意什麼?」多數服務對象仍表現出懵懂不解,這讓我們更加確信需透過具體、重複的操作與引導,協助他們建立連結與理解。
因此,我們在教室內安排了定期的交通安全教學課程,利用教具進行反覆操作練習,模擬走在斑馬線、觀察燈號變化、舉手示意通行等動作。部分服務對象能在教保員示範後短暫模仿動作,但大多仍需教保員逐步協助完成,如牽手走過模擬斑馬線、扶助舉手示意等。
為強化實際應用能力,我們也將所學延伸到社區活動中。每次外出散步或辦理任務時,我們刻意選擇步行方式,讓服務對象有機會實地演練:認路口燈號、停等觀察車流、走斑馬線並舉手示意。實務過程中,僅有少數服務對象能主動配合做出正確動作,多數仍仰賴教保員語言提示與肢體引導,甚至需協助將其手舉起過馬路。
儘管進展緩慢,我們仍持續透過中心內部的模擬練習搭配實地操作,讓這些知識逐步轉化為服務對象可實踐的能力。即便目前多數人尚需協助,我們也見證了學習的萌芽與轉變。
我們相信,只要持續不斷練習、循序漸進地引導,服務對象終將逐步建立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成為更有自我保護能力的行人。

圖一:教保員(右一)教導服務對象可以舉手過馬路。

圖二:教保員協助阿仁(右一)模擬安全過馬路的方式。
圖三:教保員(左)引導小真(右)實際演練如何安全過馬路。

圖四:教保員(右)引導小南(中)與阿仁(左)實際演練如何安全過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