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愛之聲
第 130 期 出刊日: 2023年 03月 31日 pdf下載
身心障礙服務是人與人、面對面、有專業、有溫度、一份與生命深刻互動的工作,除了基本的「尊重」與「愛心」,專業精神、專業倫理與專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訊息萬變的時代,教保工作也需要不斷地求新求變,因此持續累積及提升專業知能,突破自己很多以往不敢嘗試或挑戰的事,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做得到,是這個工作迷人的地方。
這是一份感受生命、不斷成長的助人工作,在陪伴的過程中,其實是他們教會了自己該如何知足惜福和愛的付出,如果您想要從事一份有意義、有價值、不斷更新成長、可長期投入,不易被取代的工作,且對人有興趣者,歡迎您加入仁愛的服務團隊,共同為他人及自己的生命增添色彩。
晨曦發展中心主任 羅詠娜
2023年1月31日李克勉主教至新竹仁愛基金會主禮新春感恩彌撒,為服務對象、家長屬、服務人員及捐款人祈禱,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喜樂!
李主教講道時說:我們要走向純善的道路,與天主相遇,不用擔心掛慮俗世的事物,要提升自己的修養,並相信天主所安排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生活中雖然會有驚奇,也會有平安,天主愛我們,我們也要將祂的愛落實在服務中。
公共事務組 吳眉萱
「與天使相遇─公益慈善音樂會」於2023年2月25日在新竹峨眉十二寮「天使教堂」圓滿完成,總共募得新台幣104萬元整,全數捐贈給新竹市天主教仁愛基金會,作為身心障礙朋友的服務經費。
衷心感謝財團法人天主教天使教堂基金會的劉淙漢、何麗梅與公益信託李其鈺社會福利基金的李俊賢共同主辦,還有音樂家們以及公益信託臺安社會福利慈善基金、白老師語文資優中心、衛普科技、宜特科技、建興儲存科技、財團法人旺宏教育基金會等協辦單位,宣宏、念慈、良哲等愛心志工,以及購票參與音樂會的朋友,幫助身心障礙者獲得多元學習和健康照護,使世界充滿溫暖又美好。
衷心感謝財團法人天主教天使教堂基金會的劉淙漢、何麗梅與公益信託李其鈺社會福利基金的李俊賢共同主辦,還有音樂家們以及公益信託臺安社會福利慈善基金、白老師語文資優中心、衛普科技、宜特科技、建興儲存科技、財團法人旺宏教育基金會等協辦單位,宣宏、念慈、良哲等愛心志工,以及購票參與音樂會的朋友,幫助身心障礙者獲得多元學習和健康照護,使世界充滿溫暖又美好。
公共事務組 林映彤
專業團隊服務讓芳芳得以緩解身心不適,進而發揮潛力學習、以及和人們產生良好的連結與互動。這些轉變讓她在身心兩方面都獲得適性、正向的發展,看著她的笑容以及對大家的熱情擁抱,這就體現聖經瑪竇福音所說的:「凡你們對這些最小兄弟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專業資源部組長 薛卉君
感謝台灣應用材料公司持續25年的愛心守護!
台灣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新竹仁愛基金會身心障礙朋友多元學習與健康生活,愛心贊助新台幣785,000元專業服務經費,這筆善款用於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的教學活動、復健及教學設備、生活設備,在疫情中給予最溫暖的力量!
台灣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新竹仁愛基金會身心障礙朋友多元學習與健康生活,愛心贊助新台幣785,000元專業服務經費,這筆善款用於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的教學活動、復健及教學設備、生活設備,在疫情中給予最溫暖的力量!
公共事務組 吳眉萱
羅氏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Kim, Vicky ,Ana and Amy等八位同仁,於2022年12月16日至新竹仁愛基金會捐贈早期療育服務經費及參加志工活動,與服務對象一起動手捏陶樂!
感謝羅氏大藥廠對社會的關懷,連續19年響應羅氏全球「為兒童而走」活動,為馬拉威及台灣的弱勢兒童籌募教育與照顧經費,幫助有需要的兒童能及時受到更多的照顧與支持。活動當日,羅氏大藥廠Kim代表捐贈早期療育服務經費,由社福部邱子芳主任接受捐贈及分享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公共事務組長 林美妤
經過半年的相處更讓我知道,他們每一個都有著不輕言放棄的運動家精神。就如同我在微電影「不一樣的企鵝」中想傳達的:儘管先天上有些限制,卻不足以成為服務對象畏手畏腳的理由;奮力地踢水、開心地展現笑容,正是向眾人訴說著「我沒有不一樣!」的最佳表現,而他們也將會是讓我未來時刻提醒著自己,不輕易放棄的最佳模範導師們!
替代役男 徐浩洺
社區家園為了防疫減少外出活動頻率,那在家裡能做甚麼活動呢?教保員依照服務對象的個別喜好,進行多種室內休閒—玩積木、欣賞音樂、使用電腦看影片或者邀約室友一起跳健康操、一起歡唱卡拉ok等,增添不同的休閒樂趣。為了提升服務對象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特舉辦「居家運動健康接力競賽」,讓服務對象在室內除了休閒也可以做運動,促進同儕關係又能增強體能。
社居組長 傅佳琍
藝術與生活密不可分,在帶領服務對象藝術創作時,一開始也會畫許多與自己生活有關的東西,喜歡的恐龍、車子或人物,作品的背後不見得有高深的思想,但卻有最貼近生活的意義,藝術的本身不是要模仿的有多像,而是從獨特的生活經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小楊的畫作裡永遠都有大頭長身體的人物,雖然每個人物的型態都很像,但細看會發現眼睛、嘴巴、頭髮都不一樣,極具特色及識別度,是他人無法模仿的韻味。
仁愛啟智中心社工 黃鈺琇